武汉中地大环境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为您提供检验检测、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土壤风险评估、污染源普查、农用地环境质量调查、耕地质量等级评定、修复工程和固废综合利用等服务。
15871815200
027-59223306
行业资讯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
联系我们

武汉中地大环境地质研究院

地址:武汉市东湖高新区佛祖岭一路19号中国地质大学科技园2栋802室
手机:15871815200

业务咨询15871815200

土壤修复档案管理问题及建议

作者:武汉中地大环境地质研究院 发布时间:2022-05-10 22:57:30人气:
作者:韩颖 赵斌 孟豪 董璟琦 张红振


摘  要 : 土壤修复档案是涉及地质勘查、检测、测绘、施工、验收以及各阶段技术报告制修订和工程管理全过程的资料。在一定程度上,档案管理是否充足已经成为影响修复施工效率、土壤修复效果评估、修复后土壤资源化利用和土地安全利用的重要因素。我国污染土壤治理修复项目的档案管理较为薄弱,全过程不同阶段原始资料和基础数据的一致性、时效性和完整度不高。土壤修复档案的规范管理不仅对修复项目本身强化施工管理具有重要支撑作用,而且对土壤污染修复的信息公开、公众参与和强化监管执法也有重要作用。因此,我国当前亟须细化和完善土壤修复档案管理制度,提高修复档案信息化水平,促进档案信息高效利用,为受污染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提供重要基础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实施以来,我国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与修复工程逐渐铺开。2019—2020年, 全国启动的土壤修复工程已达200~300项。目前,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导则对土壤修复工程的环境监理和工程监理过程、前期调查评估数据资料、效果评估对象范围和程序方法等提出了明确要求[1]。2019年,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和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的《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风险管控及修复效果评估报告评审指南》明确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负责档案和信息管理,要求“妥善保存申请材料、评审意见等相关材料,档案保存期限不少于30年。”但土壤修复档案管理仍缺乏相关的管理规定和技术规范,关于土壤环境管理的原始档案和过程资料也未作出明确的要求。我国在实践层面对于地块调查、风险评估、技术方案制定、修复施工、环境监理和效果评估等各环节原始数据的管理较为分散,规范性和完整度不高。


虽然生态环境部门已经建立了全国土壤环境信息平台,并要求将流转为商住和公共服务用地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和污染地块修复工程关键环节的信息都上传到该平台,但从抓好土壤污染修复施工过程监管的要求来看,仍然缺乏细致的规定。土壤修复工程的档案资料分散在业主方、施工方、监理方和效果评估方,在信息时效性、前后一致性和完整规范度方面存在不足。部分修复工程的过程档案资料缺失较多,难以有效支撑修复工程的有序推进,难以满足施工现场的管理要求,更难以支撑管理部门现场执法对原始记录和数据信息的要求。


由此,国内已有一些地方开始强化土壤修复二次污染监管和修复工程管理的探索。比如,天津、山东、广东通过相关条例和管理规定进一步明确了土壤污染修复的施工细节管理和二次污染防治对档案资料的要求;安徽、浙江等地在一些大型修复工程实施密集区域探索了土壤修复工程智慧工地平台、污染土壤动态管理平台、全过程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做好土壤修复档案管理的重要意义


土壤修复过程中的基础数据和原始资料在相关管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土壤修复工程的目标和对象大部分都位于地下,难以直观度量和感受,再加上修复过程中的参与单位较多,各类信息、数据冗杂,如果没有统一、完整、细致、有序的基础档案支撑,施工过程中各类信息就会流通不畅,修复工程的方向可能会有所偏颇。因此,加强污染土壤修复档案管理意义重大。


有利于加强施工管理,强化内部质控

在土壤污染调查评估、管控修复和污染地块安全再利用全过程中,规范有序的档案基础资料管理辅以计算机信息平台手段,可以高效地处理各类水文地质、污染因子、修复方量和边界及施工措施等过程动态信息, 对于强化实现项目内部质控,确保施工目标、对象和工程量核算等内容满足验收要求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加强土壤修复档案管理,建立统一的全过程档案库。可将多个修复施工相关方掌握的不同来源、不同渠道、不同阶段、不同目的、不同类型、不同介质的施工基础数据和资料进行系统综合、分门别类地管理,通过交互调用和对比验证,可在施工方案确定、工程量核算、修复自验收、整体效果评估等关键节点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可以提高施工效率,优化施工程序

在土壤修复工程管理过程中,尤其是在大型复杂污染场地的治理中,调查单位、评估单位、技术方案编制单位、监理单位、效果评估单位与施工单位和业主方的对接沟通没有得到有效预判和及时反馈,可能导致施工周期延长、施工过程不畅、重复开展工作和存在遗漏或盲点的问题十分突出。已有经验表明,构建基于信息化平台的智慧修复系统,实现修复全过程的档案信息化管理,可以有效提高现场预判与反馈效率,有助于优化施工程序,并且在有效运维的前提下,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信息不畅、数据不一致和内部指令不统一导致的时间消耗、能源消耗等,提高施工效率。

便于监管执法,严防二次污染

土壤修复导致的二次污染是当前影响土壤修复工程社会认可度的最突出问题,也是执法部门开展土壤修复工程现场监管的最主要对象。由于修复土壤和地下水的很多工艺和设备都属于非标工艺,其在不同的环节和情境下修复效率和末端治理措施的时效性变化很大,因此,很难单一依靠例行监测和末端在线监控设备来有效管控土壤修复,预防二次污染。翔实的施工档案记录,尤其是对设备运营基础数据信息的规范留存,是土壤修复各方应履行的最基本责任。真实全面的土壤修复规范化档案为行政监管部门了解修复施工全过程提供了参考,同时也为执法检查提供了可靠依据, 是判定修复施工过程导致的潜在二次污染的关键证据。对施工中涉及的关键工序进行缜密严格地记录存档, 一定程度上便于监管部门开展资料审查,提升监督执法效率。

有助于安全利用,确保人居安全

土地开发利用前期的土壤污染调查评估和管控修复的全部资料档案, 是污染地块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重要身份识别信息,应作为土地流转的必备附件永久保存和流转,对于后续指导修复后土壤的安全利用和受管控地下水的长期监控具有重要的基础支撑作用。我国相关技术指南中明确规定,对于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风险管控及修复效果评估报告“申请材料、评审意见等相关材料, 档案保存期限不少于30年。” 对于施工全过程档案,也应当长期存档,作为后续土地安全开发利用和周边人居安全的长效证明。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档案管理现状


我国最早于1994年颁布了《环境保护档案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环境保护档案管理的要求,于2016年进行了重新修订。修订后的《办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要求相符合,注重数字时代的档案信息化建设,规定了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环境保护档案管理要求。原环境保护部针对污染源、生态环境监测、环境监察、建设项目等相关领域陆续发布了环境保护档案管理规范系列文件(见表1),针对上述档案资料的管理进行了详细规定。对于污染源普查、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等全国性专项普查和调查工作,生态环境部也发布了专门的档案管理办法。

表1 生态环境部关于档案管理的相关规范文件

序号

类型

名称

实施/修订时间

有效性

1

部门规章

《环境保护档案管理办法》(部令 第43号)

1994年9月实施

2016年10月修订

有效

2

 

 

 

 

 

 

技术规范

《中国档案分类法   环境保护档案分类表》(HJ/T7—94)

1995年1月1日实施

有效

3

《环境保护档案管理规范   科学研究》(HJ/T8.1—94)

1995年1月1日实施

有效

4

《环境保护档案管理规范   环境监测》(HJ/T8.2—94)

1995年1月1日实施

已废止

5

《环境保护档案管理规范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HJ/T8.3—94)

1995年1月1日实施

有效

6

《环境保护档案管理规范   污染源》(HJ/T8.4—94)

1995年1月1日实施

有效

7

《环境保护档案管理规范   环境保护仪器设备》(HJ/T8.5—94)

1995年1月1日实施

有效

8

《环境保护档案著录细则》(HJ/T9—95)

1996年1月1日实施

有效

9

《环境保护档案管理数据采集规范》(HJ/T78—2001)

2002年4月1日实施

有效

10

《环境保护档案机读目录数据交换格式》(HJ/T79—2001)

2002年4月1日实施

有效

11

《环境保护档案管理规范   环境监察》(HJ/T295—2006)

2006年12月1日实施

有效

12

《生态环境档案管理规范   生态环境监测》(HJ8.2—2020)

2020年4月1日实施

有效

13

 

 

文件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档案管理工作的通知》

(环办〔2001〕128号)

2001年11月19日实施

14

《污染源普查档案管理办法》(环普查〔2018〕30号)

2018年4月28日实施

15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档案管理办法(试行)》(环办土壤函〔2018〕728号)

2018年实施


我国目前已发布的环境保护档案管理相关文件主要针对生态环境保护相关部门,其中针对建设项目的环办〔2001〕128号文、HJ/T8.3—94 等文件从环境影响评价的角度对工程建设、生产管理、工程维护、竣工验收、改扩建等不同阶段的环境保护活动的档案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2018 年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档案管理办法(试行)》对于详查中采样调查不同阶段产生的资料归档问题做了明确规定。在污染地块管理方面,当前国家和各地区发布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修复效果评估、环境监理、修复现场环境信息、修复后土壤监管和再利用等相关技术指南和导则中,普遍提及对应工作内容所需的技术资料要求,但缺少系统、规范和全过程的档案管理要求。我国针对土壤修复领域尚未发布专门的档案管理规定。表1中的规范文件可为污染土壤修复档案规范化管理提供基础和参考,但土壤修复的全过程涉及调查单位、评估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多个利益相关方,不同阶段各方产生的资料类型、格式、时效性等均不相同[2],使得土壤修复全过程档案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具有较大难度。尽管现行的规范文件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土壤修复档案管理提供相关指导和借鉴,但仍存在档案内容明细与场地修复实际情况相差较大、信息归档节点和分类标准要求有待更新、修复活动各方档案准备和归档责任不明等问题。随着我国土壤修复市场日益活跃,修复工程数量快速增长[3],迫切需要推动污染土壤修复档案规范化标准体系的构建。



当前土壤修复档案管理存在的不足


土壤修复的档案资料主要包括污染数据、测绘信息、检测信息、各类技术报告和现场作业的原始凭证及照片等[4]。档案数据管理的过程漫长、类型复杂,管理人员经常会变动,容易出现基础资料丢失、数据前后不一致、有效信息提取困难、资料难以有效利用等不足,从而导致重复工作、施工受限、各方认识不一、沟通成本增加、修复工期延长等问题。

没有统一管理,档案完整度弱

土壤修复的完整档案, 除了污染信息、风险水平、修复工程资料以外, 还包括必要的气象、地理、能耗、材料消耗等外围辅助资料。由于修复工程建设单位(一般指土地使用权人或污染责任人)的专业能力不高,往往无法高效地把全部档案及时收集整理和规范管理,施工方、监理方、效果评估方等各自掌握的信息就难以完全充分共享、各自工作的基础数据信息一致度差,与前期调查评估阶段的基础数据在土方量核算、污染边界确定等关键档案信息方面存在一定偏差,导致部分修复工程存在档案管理“ 两张皮” 或“ 多张皮” 的情况,档案信息分散混乱,一致性和完整度难以有效保障。

缺少专业分类,档案系统性差

土壤修复的基础数据包括音像视频、三维可视化图表等,包含经济投入、工程管理、水文地质、毒理、化学等各领域的资料。这些资料和信息在不同阶段以不同的数据特征呈现出来,目前存在难以高效归类和及时采信应用的情况。因此,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土壤修复档案信息提取方法和分类技术,做好数据索引、数据矢量化和有效信息的探查、提取和利用。

缺少信息系统,档案时效性弱

由于缺少规范化的档案索引以及对档案一致性、完整性和真实性的系统管理和审查,当前土壤修复工作的档案利用率非常低。这一方面导致了档案数据难以对内部施工管理、提高修复效率和配合监管执法提供有效的支撑保障;另一方面也对修复工程项目间的横向对比造成困难,无法及时有效地测算和分析污染物削减通量、调整优化修复工艺组合,难以及时评估和提高修复综合效益。及时、有效地整理土壤修复工程全过程档案资料,包括前期设计图纸资料、施工过程即时的技术和数据资料等,并做好信息系统录入和管理,建立档案索引,可有效避免资料的缺失、混淆,并为修复过程中各个关键节点的材料准备以及修复后不同工程之间的标准化对比提供及时有效的支撑。

信息共享度低,档案实用性差

由于档案信息分散在土壤修复项目的各组成单位,没有专门的档案整理机构,因此,档案数据的提取和对比工作缺失或严重滞后。不仅档案信息时效性不足,而且还存在个别修复工程的修复方量出现各方核对不一致和报量数据偏差较大的情况。档案数据的集中存储和及时应用存在较严重的不足。

监管要求不细,存在档案后补情况

由于档案数据不直接用于指导现场修复和阶段性总结,部分档案资料主要是在应付检查,在最终验收阶段才进行补充和完善,部分档案的真实度低,尤其是在验收和监理阶段后补部分档案资料的情况较严重。由于土壤修复档案信息管理的监管要求不明确,修复档案难以在施工过程中有效发挥其应有的支撑作用。

提升土壤修复全过程档案管理的若干建议


规范系统的土壤污染修复基础资料和档案管理是一项复杂、细致、长期的工作,必须有专门的机构、专门的技术人员来采集、分析、制作、管理和质控。净土保卫战是一项系统的持久战,在一些土壤修复和管理任务繁重的地方,已有一部分业主配备了专业的环保管家服务并构建了完整、统一、系统的档案管理体系。为进一步加强土壤修复的档案管理,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健全档案管理制度,细化档案监管要求

虽然当前法律法规对于土壤修复工程的信息公开、公示牌等有了较为明确的要求,但距离充分加工数据、管理维护和利用好土壤修复原始档案资料还有较大的差距。建议参考国际上企业内部标准化管理的要求,建立专门的档案管理机制和信息化建设管理制度;健全档案标准化体系,明确各环节和各阶段档案管理的机构、人员和硬件配备标准;针对档案材料的流转、数据的加工处理、阶段性的对比分析、档案信息的索引分类等,发布土壤修复档案管理的具体实施细则,制定相应的技术规范或指南。

构建项目档案系统,提高档案信息时效

土壤修复档案的一些关键信息可能在不同的阶段发挥不一样的作用,对于数据格式和数据类型的要求也有差异。一些原始数据,如地下水位、污染物的分布扩散等,随着时间周期变化可能发生衰减、运移,这些都需要关注档案数据的时效性。有些污染地块从调查阶段到修复阶段要经历数年的时间,一些风险管控项目需持续开展数十年的场地动态健康监测,这样就对档案数据的存档、提取和时序分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加快建立基于可视化的三维立体透视展示模型,构建检测、监控和数据分析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体系,更加重视档案的数字化和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能力建设。

强化档案数据利用,提高工程实施效率

在档案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和时效性得到有效加强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加强土壤修复档案数据的探查和提取。强化不同阶段数据的对比分析,对比施工方、监理方、效果评估方和监管方获取的阶段性数据,有助于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不同阶段的动态变化,识别不同施工强度分区,从而有效开展精细化的动态施工管理,提高工程实施效率。这类档案数据的及时整理加工和处理,是构建智慧工地、强化水土共治和降低二次污染发生概率的重要基础。同时需要从强化各阶段档案数据的提取利用入手,形成倒逼机制,提高土壤修复档案数据系统化、规范化和完整度,激励各方及时共享数据,并构建多用户档案数据信息平台。

明确长效保存机制,支撑土地安全利用

由于一些修复后的土壤仍然具有残留污染和残存风险,在后续土地开发利用过程中,前期土壤修复的档案资料对于已经移出建设用地土壤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的前污染地块的风险管控和安全利用仍具有支撑作用[5]。土壤修复的基础档案资料应跟随地块流转永久保存。建议通过必要的法规文件,细致说明生态环境、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以及土地使用权人在土壤修复原始档案资料保存方面的具体责任,为污染地块修复后的开发利用提供切实有效的长效机制。

参 考 文 献

[1]龚宇阳, 李发生, 姜林,等. 污染场地管理体系[M]. 北京: 中国环境出版社, 2017.

[2]刘艳芳. 浅论土壤修复工程资料管理[J]. 中国标准化,2018(22): 122-123.

[3]倪依琳, 王晓, 廖原,等. 土壤修复行业政策市场研究与“十四五”展望[J]. 环境保护,2021, 49(2): 19-24.

[4]倪庆顺. 企业土壤环境管理“ 一企一档”措施研究[J]. 智能环保, 2021, 7(11):113-114.

[5]王慧. 基于环境风险管控的城市棕地控规编制方法研究[D]. 广州: 广东工业大学, 2018.

(韩颖,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赵斌,北京市大兴区生态环境局 ;孟豪,北京师范大学 ;董璟琦系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高级工程师 ;张红振系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研究员。董璟琦系本文通讯作者)

本文文章来源:绿色可持续修复,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资讯